「本文来源:中国商报」
血管狭窄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正常的血管内皮光滑、致密。但是,血管内皮非常容易受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因素的损伤,导致内皮细胞凋亡、脱落,内皮下层组织就会暴露出来。血液中增高的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脂质就会通过受损的内皮进入到血管壁,沉积在血管内皮下,使血管内皮增厚、变硬。与此同时,在人体中发挥止血功能的血小板也会黏附、聚集于受损处,逐渐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就好像自来水管一样,如果管道里沉积了大量的水垢,水流就不通畅了。血管内的斑块不断变大,会使血管变窄,血流不通畅。除此之外,在寒冷、情绪激动等因素的刺激下,血压升高或血管痉挛也容易导致斑块破裂、脱落形成血栓,随血液流到哪里就会堵塞哪里的血管,造成心梗/脑梗的发生。
动脉粥样硬化临床防治存在难点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包括两个方面:一般治疗,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合理安排工作及生活、不吸烟、少饮酒等;药物治疗,包括降脂、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血管内皮治疗,临床最常用的药物有阿司匹林和降脂药。
目前降脂药物大致分两种:一种是贝特类药物,主要用于降低甘油三酯;另一种是他汀类药物,它能降低对身体有害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和甘油三酯浓度,并轻度增加对身体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但这两类药物均有肝肾损害,及横纹肌溶解引起的肌肉酸痛无力等副作用,合用风险更大。
阿司匹林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抗血小板药物,主要用来防止血栓形成。但长期服用阿司匹林,8%~45%的患者会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在规律服用治疗剂量阿司匹林的情况下,仍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如果增加剂量或与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合用,又会升高全身出血和消化道出血的发生风险。
“金三角”方案对心脑血管病既防又治
为解决上述问题,同时增强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我国医学界专家们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提出了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通心络胶囊作为防治心脑血管病的“金三角”方案。
国内外许多研究资料表明,通心络胶囊既能降脂、抗凝、抗炎、保护血管内皮,预防斑块的形成;还能稳定易破裂的斑块、解除血管痉挛,防止斑块的破裂。对于放支架、溶栓后的患者,通心络胶囊还可以预防血管再狭窄,保护和再生缺血区的微血管。所以它不仅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还可以有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脑梗后遗症等。
通心络胶囊与阿司匹林合用,既可以提高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的效果,又可以减少阿司匹林的用量,减轻阿司匹林的副作用,降低阿司匹林抵抗;通心络胶囊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抗炎效应,把降脂药物用量降到最低,副作用降到最小,而降脂效果又可以达到最好。
“金三角”方案不仅可以实现未发生心脑血管病高危人群的一级预防,还能对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尤其是发生过心梗、脑梗的患者进行二级预防。即使是放过支架、溶过栓的患者也要坚持长期应用这一方案。“金三角”既防又治,对于心脑血管病是一个未病先防、有病防变、病后防复发的方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