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医院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一稻济天下,肝胆照众生,一起缅怀两位平凡
TUhjnbcbe - 2023/2/6 17:53:00

一稻济天下,肝胆照众生

5月22号,是袁隆平与吴孟超逝世一周年。两位都是为国一生,用平凡抒写不平凡,他们从未离开,向他们致敬。

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一起来回忆这两位平凡英雄的故事吧!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年是我国大饥荒的年份,当时很多人都吃不饱饭,在袁爷爷教书的湖南尤其严重,袁爷爷走在路上,看到的都是面如菜色的人们在找树皮,野菜充饥,突然,他远远地看到马路边围了一群人,走上去一看发现人群中央竟是两具尸体,尸体有着纤细枯干的四肢、凹陷的脸颊、分明的肋骨,以及一个奇大无比的肚子。看起来两个人是饿得要疯了,不知道吃了什么东西被胀死。

这样的场景深深刺激了袁爷爷,作为知识分子、农学教师,30岁的他立志在农学科研上搞出点成果,来救救这个苦难的民族和国家。他曾经说过:“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人类摆脱饥荒,让天下人都吃饱饭。”

多么质朴而又伟大的愿望啊!就是这么朴实的愿望,让他在杂交水稻这条路上一走就是60多年,在他80多岁高龄时,还经常开着小摩托去往试验田看水稻情况,一年天,他基本上天都在水稻田里或者是在去往水稻田的路上。

有次记者去他家采访,看上去很普通的家庭,到处都是书,看不到什么奖状,奖杯,一问才知道都收起了,说是占地方。

对待这些荣誉,袁爷爷从来都不把它放在心里,哪怕是已经过了那个饥荒的年代,现在人人都能吃饱饭的时代,袁爷爷心里也只有他的水稻田。

袁爷爷,之前在采访中就说自己是90后,拒绝加入老年大队,而且他不当导师,他嫌太麻烦,要指导他们搞实验,修改论文,还不如水稻田来得简单。真是位可爱,简单,平易近人而不服老的老人家。

袁爷爷他的大爱和无私。他从来不吝啬他的杂交技术,很愿意全球共享,他说:“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这就是粮食的重要性。”这种博爱真的很值得我们尊敬和爱戴。

在他临终时,说的一句竟然是:“我杂交水稻也没搞完,我要退休了。”到生命最后一刻也不忘的他水稻田,这已经超出责任,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喜欢呀

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当成一份事业去做,而且一做就是一辈子,这是很需要毅力去坚持的,始终如一的保持这份热爱和坚持,成为我们心目中英雄,他的精神也会一直传承下去,让世世代代的中国人都会铭记这位平凡的老人做了一生不平凡的事情。

另一位平凡英雄就是——吴孟超

他是我国的肝胆外科之父,是我们肝胆外科手术开拓者和主要创始人之一。年,他被选为主任医师时,听从了他的老师裘法祖开始研究肝胆外科。

世界肝癌病例一半以上发生在中国,但由于肝脏血管极其丰富,在中国几乎无人触及,于是吴孟超从翻译国外典籍开始,自己动手制作了多个肝脏标本,清晰地绘制了肝脏地图,使得肝脏外科手术从无到有。

年,他带领他的团队给一位安徽农民切下了重达18公斤的肝脏血管瘤,创下了当时中国已切除肿瘤的记录,这台手术持续了12个小时。一直到他96岁,吴孟超医生还会上手术台,每周至少做三台,具有挑战性的手术,只为救更多的人。

同时他为了带出更好的医生,他会跟他的学生们一起做一台手术,每位他带的学生,都至少要在他身边呆够一年左右时间,为的是那份对病人的负责。

而且,他对病人也是非常好,能节省医药费,他都会尽量节省。他的学生说:“有时候我们会依赖科技技术来检查,但是吴医生会用一些老办法,老经验来检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节省病人支出的医药费用。”

所以吴孟超医生真的一辈子都在为病人着想,同时也在为肝胆外科这条长河培养更多的中坚力量,尤其是对那些偏远地区的医生,更加重视培训。

在肝脏手术的历史上,吴孟超是一位开创者,并且还是一位优秀的老师,现在很多肝脏外科手术的医生,80%是吴孟超老师的学生,或者是学生的学生。他的这双手救治个濒临绝境的生命,因为长期拿手术刀,所以他右手食指都变形了。

吴孟超医生真的对得起“医者仁心”这四个字。

一位伟人,并不是他一下子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他就是伟人了,最多算是英雄,或者是烈士。只有始终如一地坚持做一件事,才是难能可贵的,非常值得我们尊敬。

永远缅怀这两位伟人的精神,并且会把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愿我国越来越强大,愿我们永远平安喜乐。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稻济天下,肝胆照众生,一起缅怀两位平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