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真的致癌吗?别紧张,专家告诉你答案!
鱼腥草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草药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蕺菜的干燥地上部分。夏季茎叶茂盛花穗多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草药性状:茎呈扁圆柱形,扭曲,长20~35cm,直径0.2~0.3cm;表面棕*色,具纵棱数条,节明显,下部节上有残存须根;质脆,易折断。叶互生,叶片卷折皱缩,展平后呈心形,长3~5cm,宽3~4.5cm;先端渐尖,全缘;上表面暗*绿色至暗棕色,下表面灰绿色或灰棕色;叶柄细长,基部与托叶合生成鞘状。穗状花序顶生,*棕色。搓碎有鱼腥气味。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消肿疗疮、利尿除湿、清热止痢、健胃消食,用治实热、热*、湿邪、疾热为患的肺痈、疮疡肿*、痔疮便血、脾胃积热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不少重庆人都喜欢吃。近日,权威医学期刊《科学转化医学》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在亚洲地区,肝癌与马兜铃酸导致的基因突变密切相关。有人指出,鱼腥草就含有马兜铃酸,常吃可能致癌,这吓坏了不少重庆人。事实真是如此吗?华龙网记者采访了多位专家,答案或许会让你松一口气。
鱼腥草吃起来气味又腥又辣,大多数人都觉得鱼腥草甚至不配叫作食物。但在我国西南一带,食用鱼腥草确实很有历史的。鱼腥草一直扮演药、食两用的双重角色。中医认为其能清热解*、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
现代多用治肺脓疡,肺炎,急、慢性气管炎,尿路感染等。现代药理实验表明,本品具有抗菌、抗病*、提高机体免疫力、利尿等作用。临床报道广泛用于治疗肺炎、咯血、上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流感、肺脓疡、癌性胸水、感冒发烧、肺癌、宫颈糜烂、化脓性关节炎、习惯性便秘、急性细菌性痢疾、急性*疸性肝炎、肾病综合征、单纯疱疹性角膜炎、鼻炎、化脓性中耳炎、流行性腮腺炎、丘疹状荨麻疹、慢性咽炎、肛肠病、前列腺炎、红斑狼疮、血管瘤、预防钩端螺旋体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