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宝宝有胎记怎么办不慌婴幼儿常见胎记大搜
TUhjnbcbe - 2022/11/12 21:28:00

胎记胎记发生率约为10%,可以说是非常普遍,一般可分为色素型及血管型,常见的色素型包括太田痣、黑毛痣、先天性色素痣、咖啡斑等;常见的血管型有鲜红斑痣、草莓样血管瘤等。胎记可以在出生时发现,也可能在出生几个月后才逐渐发病。

今天我们就来科普一下,常见的胎记都有哪些?

一、色素型胎记

1、蒙古斑

蒙古斑

太田痣为良性的蓝色斑状损害,通常位于腰骶部。

为什么要叫做“蒙古”斑呢?原因很简单粗暴——蒙古族婴儿中的发病率可以高达90%,所以就叫蒙古斑,一般无需治疗~

2、太田痣

太田痣

首先说下命名吧,为什么叫太田痣呢?年日本的一位叫做太田的人首先发现报道了这个病,所以称之为太田痣。

太田痣多发于颜面一侧的上下睑、颧部及颞部,少数人发于双侧颜面,约有2/3的患者同侧巩膜蓝染,上颚及颊粘膜也可受累,分布通常限于三叉神经第一、二支所支配的区域。

太田痣的发生是由于一些黑素细胞向表皮移动时,未能穿过真皮与表皮之交界,停留在真皮中所致。

黑素细胞在胚胎时期起源于神经嵴,11周左右开始移入表皮,到14周时表皮黑素细胞数目增多,到20周以后,此细胞数目趋于稳定。

3、咖啡斑

咖啡斑

咖啡斑为遗传性皮肤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为多种系统疾病的一种表现,如神经纤维瘤病、Albright综合征、结节性硬化病、Waston综合征、Russell-Silver侏儒症、多发性黑子综合征及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等。

如果出现6个以上,直径至少1.5cm(儿童最小直径为0.5cm)的咖啡斑,对神经纤维瘤非常具有诊断价值,通常提示为1型NF。

所以家长如果发现该类胎记时,需要及时带去就诊哦!

4、褐青色痣

褐青色痣又称获得性太田痣,病因同太田痣,奇特的是:出生时皮肤并没有异常,通常在青春期左右才发病。

褐青色痣通常与*褐斑等非常相似,以后的文章里,我们会告诉大家他们的区别。

5、伊藤痣

伊藤痣,其实就是位置长在肩胛部和上肢的太田痣…所以伊藤痣的治疗跟太田痣基本一样。为什么叫伊藤痣呢?因为是日本一位叫伊藤的人于年先报道了这个病。

6、黑毛痣

黑毛痣

黑毛痣是色素痣的一种类型,色素痣又称痣细胞瘤,由于形态大小不一又各有名称,如“斑痣”、“黑毛痣”、“兽皮样痣”、“巨痣”等。是由痣细胞在局部聚集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大部分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能与紫外线照射有关。

黑毛痣严重的影响着皮肤的美观,并且很有可能癌变,一旦发生皮肤恶性变,就很难治好,令人万分痛苦。

二、血管型胎记

1、鲜红斑痣

鲜红斑痣

又称毛细血管扩张痣或葡萄酒样痣。和血管瘤的区别为压迫可部分或完全褪色。

一般来说可分为两型:

①中位型鲜红斑痣:顾名思义就是人体中线附近的,常见于枕部及中面部。60%在2岁内消退,不消退的可当做一般鲜红斑痣处理。

②侧位型鲜红斑痣:常见于一侧面部,也可见于一肢或数肢。发生于面部者颜色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可高出皮面或在上面伴发结节,常伴有其他血管畸形。根据受累血管部位及伴有炎症的不同而有Sturge-Weber综合征(软脑膜蛛网膜样鲜红斑痣)和Klippel-Tren-aunay(骨肥大型鲜红斑痣)的病名。

这种胎记的激光治疗相对困难,留下瘢痕的可能性也较大。

2、草莓状血管瘤

草莓状血管瘤

又称毛细血管瘤,呈鲜红色、柔软分叶状肿瘤,部分出生时就存在,但也常在生后7~14天内发生,在3-10个月内逐渐增大。建议在增殖期前进行治疗。

3、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

为单个或多个大而不规则的真皮内和皮下结节。表浅的损害呈鲜红或深红色,表面不规则;深在性损害,颜色呈紫色,表面光滑,性质柔软,可压缩,状似海绵。

海绵状血管瘤也有可能预示着两种罕见病,即Maffu-cci综合征和蓝色橡皮大疱痣(bluerubberblebnevus),前者突出的特点是软骨发育不良,导致骨化不全,骨变脆引起严重畸形;骨软骨病可演变为软骨肉瘤。后者血管瘤隆起,暗蓝色,柔软可压缩,有些还带蒂,肠道经常见有血管瘤,引起慢性出血和贫血。

本病出生时即存在或出生后数周发生,在一年内逐渐增大,经不定的静止期后,也可能逐渐消退,但常缓慢而不完全,因此,建议及时送医治疗。

无论是什么胎记,家长非专业医生的情况下,还是建议及时到院面诊诊断哦~

1
查看完整版本: 宝宝有胎记怎么办不慌婴幼儿常见胎记大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