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医院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腊月冬笋鲜
TUhjnbcbe - 2022/8/28 22:49:00

进入腊月,叶落尽了,鸟飞走了,天地显得空旷起来。此时,柴烟的身姿和内涵已丰富很多,各种年货的味儿也扑鼻而来。年的脚步,亲切和顺,年的气息,四处弥漫。辛苦工作一年的人们,会在闲暇时候前往红红火火的集市、超市采购各种年货,为腊月里的种种习俗做准备。


  近日收到亲友从家乡快递过来的礼物,打开纸箱一看,上面是几块腊肉和两把红薯粉,下面的塑料袋里有二三十只冬笋,一个个小榔头似的,两头尖尖,壮壮实实,金*的外壳上茸毛密布。看得出,那是刚从山上挖出来的,冬笋上沾着的山泥还湿润润的。好笋,真正的山野冬笋。


  晚上,我剥了两个冬笋,切了半块腊肉,按过去母亲教的做法,先将腊肉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小火把腊肉的肥肉煮至呈半透明的状态,捞出切成片;然后把冬笋切片,红辣椒切丝,青蒜切成段,在锅中热油,等笋片煸至焦*,放腊肉同炒,点少许料酒,加红辣椒和青蒜头,加盐,再加青蒜叶,放点生抽,一盘美味可口、色彩夺目的冬笋炒腊肉就做好了。入口,冬笋之清鲜与腊肉之醇香,相交相融,美美与共。一家人吃得有滋有味,啧啧咂嘴,食欲大增。果然是质地嫩脆,鲜美无比。正如近代书画大师吴昌硕说的:“客中常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一股暖流顿时涌入心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冬笋的鲜美,我小时候就深有感受。我的姑姑,姑爷过去都是林场的职工,每年的腊月,姑姑都会带些山里的冬笋给我们尝鲜。父母都有一手好厨艺,常常以冬笋为食材,换着花样做出多种美味佳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父亲做的笋片猪蹄汤和母亲做的笋丝炒酸菜。几十年过去,每当想起口水不知不觉盈满唇间。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写过冬笋,他说自己从小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冬笋炒肉丝,加一点韭*木耳,临起锅浇一勺绍兴酒,那是无上妙品——但是一定要我母亲亲自掌勺”。这末句最叫人共鸣啊,现在两位老人已去,空留一份无休无止的想念。


  冬笋,特指冬季尚未出土的毛竹笋,它是由竹子的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新鲜笋芽,深藏于竹根周围的土壤之中,慢慢的生长,恰如梦中酣睡的竹宝宝。古人叫它“竹萌”,形象生动。冬笋好吃,而挖笋则是一项辛苦活,也是一项技术活,经验丰富的挖笋人,能根据竹子的外观,快速找到冬笋的位置,并准确开挖。四十多年前,我下放所在的林场,也生长着一大片郁郁葱葱的竹林。每年冬至过后的山里,安详而洁净,休整和孕育的过程,正是挖笋的时候。林场的老农们,便领着我们几个知青,往那片竹林奔去。大家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拎着铲子,有的提着篮子,有说有笑的在竹林里寻找着冬日里潜伏的冬笋。挖笋前,一位老农告诉我们,挖冬笋,要先看竹子,再看土质,最后根据结笋的方式来开挖。所谓看竹子,就是要选择竹龄二至五年、枝繁叶茂、竹叶浓绿但带有少量*叶的竹株,这样的竹子下面基本都有冬笋。一般嫩竹不会长笋,而老竹子长笋的量也很少。选好竹子之后,就要确定从哪里开挖,应优先选择土质疏松凸出,地面有裂缝的地方开挖,一般地面的土块微微隆起了,有松动,并且有裂缝的地方,用脚踩有松软感,应该是有笋的。另外,如果一下子挖到了一个大冬笋,那表示附近冬笋多,冬笋都是成片生长,一窝挖到七八个也不足为奇。随后大家一边交流一边寻找,挖到大笋后,往往还会欢呼围观一番。在那艰苦的年代里,和场友们一起去竹林挖笋,是寒冬腊月里最惬意的一件事。


  在我国,食笋历史悠久,早在《诗经》就有“其蔌维何?维笋及蒲”。作为蔬菜,竹笋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被视为山珍佳肴,“菜中珍品”。美食家李渔对笋十分推崇,说道:“至于笋之一物,则断断宜在山林,城市所产者,任尔芳鲜,终是笋之剩义。此蔬食中第一品也,肥羊嫩豕,何足比肩”。其实,食笋,不只是口腹的满足,还寄托着一种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文人雅士自古爱竹,也爱竹笋的美味,他们不仅以竹自比,对吃笋也有一种执着,有尝鲜无不道笋之说。白居易在《食笋》中,形容笋是“素肌擘新玉”,还说“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杜甫说“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郑板桥有“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两位诗人都喜爱嫩笋与鲜鱼的搭配。陆游对笋也是赞赏有加,在江西品尝过竹笋后写下了“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狸”的名句。而苏东坡更是对竹笋情有独钟,在《初到*州》诗中咏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还有一首诗说得更妙:“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据说,当他吃了“笋烧肉”后情不自禁地续道:“若使不瘦又不俗,还是天天笋烧肉。”大诗人不愧是美食家,猪肉与笋,确实是最佳搭配,最好的美食。尝一口,肉中有笋,笋中有肉,鲜香无比。还有人则喜爱我们湘南的苦笋,怀素的名帖《苦笋帖》,就直接指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庭坚有一篇《苦笋赋》,表示“南园苦笋味胜肉”。我想,诗人也许是借此表达自己的心志,宣示着高尚脱俗的人生追求和远大抱负。


  冬笋素有“金衣白玉”之美誉,在我们家乡没有人不喜欢它的鲜香味美,有“无笋不成席”之说。过年过节的菜里都是少不了冬笋的。它入得了汤锅,出得蒸笼,上的土灶,下得炭炉。无论烧、炒、焖、煮、炖、煨,冬笋都能适应,释放出不同的美味,满足人们的浪漫想象。湘菜中的“酥炸兰花冬笋”,鲜香酥脆,味美宜人;川菜中的”糟醉冬笋”,质地脆爽,糟香醇浓;徽菜中的“火烧冬笋”,色泽嫩*,脆嫩鲜香;鲁菜中的“炒三冬”,色泽素雅,清淡爽口;还有上海的“腌笃鲜”,《山林清供》中介绍的“傍林鲜”等等。这些风味各异的冬笋佳肴,足令食客有“笋味清绝酥不如”之惑,恰如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说的:“冬笋最美”。


  冬笋,这种天然绿色保健食品,不只味美,营养价值也很高,是佳蔬良药。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和B2、维生素C以及钙.铁.磷等微量元素;还含有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丙氨酸等多种氨基酸成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竹笋味甘,微寒,无*,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清代医书《本草纲目拾遗》也总结其具有“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的功效。常吃冬笋,有促进肠道蠕动、吸附脂肪、帮助消化的作用,被人们称为“肠道卫士”。另外,它也是低糖、低脂肪、低热量的食材,对防止血脂增高、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糖尿病等也有辅助作用。


  “拗嫩先冬笋,尝新并晚菘”。玲珑的冬笋,好似生于山林的灵物,也是天地造化的馈赠。它带着天然之鲜,把冬天的苦涩悄悄赶走,抚慰着荤素浓淡总相宜的生活,陪伴着人们在漫漫冬日静待暖阳。杜甫有诗说:“远传冬笋味,更觉彩衣浓。”是啊,在万木凋零、寒意汹涌的腊月里,美美的吃上一餐冬笋,便也是最早尝到春天的味道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腊月冬笋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