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年9月第32卷第9期
1%聚桂醇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杨荣强张燕敏高群*河彭立坤
文献编号:
DOI:lO./cma.j.issn.-3()()6..09.
血管瘤是常见的先天性血管良性肿瘤,发病率为3%~8%,多在新生儿期出现,少数在婴幼儿期出现。婴幼儿血管瘤虽有自限性特点,但少数发展迅速,影响面部外观及重要组织、器官功能,家长迫切要求治疗。血管瘤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术、冷冻、注射、射线敷贴、放射疗法等[1],疗效不一,聚桂醇属于聚氧乙烯月桂醇醚类化合物,是国际公认的硬化治疗药物[2],在用于注射治疗血管瘤时,规避了一些硬化治疗常见并发症的发生,例如皮肤坏死、感染、瘢痕形成等,我院年3月至11月采用1%聚桂醇注射液(陕西天宇制药公司生产,批号H)瘤体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共96例,经随访2~8个月,平均6个月,效果较佳,现将其方法和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年1月至11月,医院JL外科确诊为血管瘤的96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1例,女35例。年龄3个月至6岁,平均1岁。病变位于躯干部43例,四肢关节14例,颊颈部的有32例,唇部有5例,腮腺有2例。病变最小为0.5cm×o.5cm,最大为6.5cmx5.0cm。所有患儿均是在出生后被家长发现有生长在体表的血管瘤,呈红色斑点状、增长迅速,后发展为隆起的红色斑块,部分患儿可扪及皮下肿块,瘤体彩超提示皮下包块血流信号丰富,极易继发感染、溃疡、出血影响外观或导致局部功能障碍。
1.2治疗方法
治疗前常规对患儿行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结果无异常,无过敏史,并签治疗知情同意书者方可进行治疗。常规消*瘤体病变区,在瘤体外0.5cm施压阻断血流,抽取所需1%聚桂醇注射液,以4—5号头皮针刺入瘤体内,按体表瘤体面积每1.0cmx1.0cm注射1ml1%聚桂醇注射液计算注射量,用1~2ml进行第一次注射,回抽有血性液体后即可将药物缓慢注入瘤体内。根据瘤体大小的不同,治疗时可在同一刺入点呈三角形或四边形向不同方向注射药物,一般以2~3个点为宜,注射后瘤体表面变白,局部继续施压2~3min以延长药物在瘤体内的作用时间。术后1~3d,局部可出现轻微肿胀,无明显疼痛。对瘤体较大者需多次治疗.因局部硬化,可向周围做弥散性注射,每周1次,连续2次,观察2周后重复注射,直至瘤体消失。(图1、2)
1.3疗效评价标准如下
Ⅰ级:无效,瘤体无缩小,保持不变或继续增大;Ⅱ级:有效(好转),瘤体明显缩小,但不足2/3,需继续治疗;Ⅲ级:显效(基本治愈),注射后瘤体缩小80%以上,皮肤色泽接近正常或有轻度色素沉着,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尚需治疗;IV级:治愈,注射后瘤体完全消失,表面色泽正常,无功能障碍,随访无复发。
2
结果
大多数患儿需1~3次注射。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最长8个月,最短2个月,平均6个月。其中治愈者28例,显效43例,有效25例。治疗过程中,部分患儿注射1%聚桂醇后出现局部肿胀,皮温升高,有的有轻微麻木感,未给予特殊处理,1~3d后肿胀、麻木感消失,无皮肤溃烂、坏死、瘢痕形成及全身性不良反应。
3
讨论
血管瘤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属错构瘤性质,具有畸形和肿瘤的双重特点。Muliken等[4]根据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不同划分为真性血管瘤和血管畸形两类,真性血管瘤分为婴儿型血管瘤、迅速消退的先天性血管瘤、不消退的先天性皿管瘤等,以婴儿型血管瘤常见,根据其类别不同治疗方法不同。
临床治疗血管瘤常采用手术切除、硬化剂注射、冷冻、激光和口服激素等方法,但每种方法均有其局限性且并发症也较多。手术治疗常导致局部组织缺损畸形、瘢痕形成和功能障碍等;常用的血管硬化剂如注射鱼肝油酸钠、无水乙醇硬化治疗的并发症包括局部和全身症状或损害。冷冻治疗有时会出现较严重的瘢痕、萎缩或色泽变化;激光治疗对超过1mm的斑丘疹样损害效果较差,还可能遗留瘢痕和色素减退;口服或局部注射激素治疗的副作用较大[8],治疗效果相差也很大;平阳霉素的不良反应以全身反应为主,有高热、胃肠道反应、皮炎、脱发、口腔炎、肺纤维化等并发症[9]。因此,寻找有效、低副作用的方法成为目前治疗血管瘤需要解决的难题。
目前的研究表明,聚桂醇系国产硬化剂,其成分与聚乙二醇单十二醚相同,最初是适用于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止血及曲张静脉的硬化治疗。在静脉血管内注射后,可损伤血管内皮,即刻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在静脉血管旁注射后,压迫静脉血管,降低血管内血流速率及压力,由于化学作用,使静脉血管及周同黏膜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形成一层致密的纤维组织,闭塞静脉血管,从而产生硬化作用。聚桂醇属于醚类,具有麻醉功效,在硬化治疗时耐受性好,注射后无痛感,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治疗后血管瘤立即肿胀,几天后消退,不引起全身性反应或严重局部变化。
本组有5例瘤体直径均5cm,先后给予聚桂醇3次瘤体内注射后缩小不明显,但局部质韧,有纤维化形成,复查彩超亦无增大,血流信号明显减少,拟继续随访,必要时选择手术治疗。即便如此,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使瘤体周围纤维化,缩小了手术范围并减少了术中出血机会。总之,聚桂醇注射液作为一种血管硬化剂,对于一些特殊部位难以切除或不能完全切除的血管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缓解了患儿及家长对于美容方面的心理压力,在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时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因为治疗时间较短,病例数有限,目前尚未发现血管瘤临床治愈后复发的病例,需继续跟踪随访。
硬化网
投稿邮箱:
zgyh
tyt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