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由中国南方肿瘤临床研究协会(CSWOG)、中国老年医学会肿瘤分会、广东省女医师协会消化肿瘤专业委员会主办,医院承办的的第五届POST-ASCOGI会议在广州召开。会议间隙,本报记者有幸采访到国内致力于神经内分泌肿瘤领域的专家——医院陈洁教授,请她剖析当前国内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诊疗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与解决策略。
视频:专访陈洁教授
许多首诊医生对神经内分泌肿瘤一无所知,这是目前最薄弱的一环。
神经内分泌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多处部位,因此首诊患者常散见于各个科室,消化内科、胃肠外科、胆胰外科、内分泌科、甚至胸外科和呼吸科都可能会碰到这种患者。陈洁教授认为,目前神经内分泌肿瘤诊疗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许多首次接诊这类患者的医生对神经内分泌肿瘤一无所知,可能会导致临床误诊、漏诊;而患者往往几经周折才能找到条件比较完善、诊治经验丰富的医学中心进行诊断,很可能因此延误了治疗。“我觉得提高基层医生的认知,或者说提高一些相关科室医生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认知,应该是目前最需要做的,也是最薄弱的一环。”
加医院医生有关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普及教育,医院和专家需要大力去做的一件事情。
从临床角度来讲,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为功能性和无功能性,前者通常分泌各种激素,在临床上会出现一些激素相关的典型症状,而后者的诊断相对比较困难,很大可能是在体检时偶然发现的。
对于有特定激素分泌的神经内分泌肿瘤,需要加强对相关科室医生的宣教,让他们警惕一些出现特定症状的患者,充分考虑发生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性。比如:①消化内科。当患者出现一些不明原因的腹泻,伴潮红、水样泻、低钾等症状,而常规的腹泻处理不能解决时,就要考虑是否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或是一些反复消化道出血、反复溃疡的患者,常规的抗溃疡治疗不管用时,也要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可能。②内分泌科。当患者出现无明确诱因的低血糖或高血糖时,特别是一些中青年患者,也要怀疑是否为神经内分泌肿瘤。③皮肤科。临床上有一种称为“坏死游走性红斑”的特殊皮疹,它实际上是胰高血糖素瘤的一个很重要的体征,但是初期易被患者误认为是湿疹或其他皮肤病而到皮肤科就诊。④呼吸科。当患者出现哮喘、潮红,用临床常见的疾病不能解释原因时,也要考虑神经内分泌肿瘤。以上都可能是有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医生在接诊时一定要注意。
第二类是没有激素分泌功能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其生长缓慢,可能在1年、2年甚至十年内缓慢增大。这类患者有很大比例是在某一次体检时,超声发现胰腺或肝脏占位,对于出现肝脏占位的患者一定要特别留意——因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富血供肿瘤,肝转移时往往会被没有经验的超声科医生当成血管瘤,而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病变,不需要特殊处理。举例来说,如果一位患者多年前被诊断为血管瘤,但这个血管瘤在慢慢长大,之后某一天突然在胰腺发现占位,此时再回头去看血管瘤,极有可能是在比较早期就出现肝转移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另外,在做胃肠镜检查时,如果发现一些有典型内镜下表现的肿物,比如像小蘑菇或甜面圈一样的黏膜下肿物,也是神经内分泌肿瘤在内镜下比较典型的特征。
临床上,很多医生都会碰到功能性或无功能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只是由于不认识或者没有意识到而与正确诊断擦肩而过。陈教授谈到,“所以我想,我们应该多给各个专业、专科的医生做一些针对他们专业的科普或宣讲,提醒他们警惕神经内分泌肿瘤,让患者在初诊时就要被怀疑。医院没有进一步检查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条件,可以往上级大型诊治中心转诊。神经内分泌肿瘤后续的检查、治疗相对非常专业,例如各种血清标志物、激素的检查,一些特殊功能影像学的检查,一些特殊的治疗手段等,医院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所以我们需要教育基层医生认识神经内分泌肿瘤,并且知道发现患者以后应该往哪里转诊。”
如果能够早期治疗,很多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是可以获得临床治愈的。如果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误诊,就能让患者不会因为延误治疗而出现全身广泛转移,从而威胁生命——这是从事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近十年的陈洁教授最深刻的体会,也是每一位医生在接诊患者时最纯粹的愿望。
采写
原芳*蕾蕾(中国医学论坛报)
编辑
孙悦(中国医学论坛报)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