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化网原创
转载请注明出处
专家简介
主任医师、教授
秦增辉
●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原放射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
●原湖北省介入放射学组副主任委员
●从事儿科医学影像诊断30年,医院开展儿科介入放射治疗技术,擅长儿童各系统疾病和疑难病的影像学诊断及介入治疗。在国内专业杂志发表论著10余篇,主持完成科研课题:《儿童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部分性脾栓塞治疗的临床研究》;《儿童皮肤肌肉血管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分别达到国内先进和国际先进水平。
血管瘤聚桂醇微创硬化治疗
技术指南
诊断及治疗指南·血管瘤和脉管畸形诊断和治疗指南(版)
·静脉畸形硬化剂列举聚桂醇
硬化机理
聚桂醇注入到靶血管,迅速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使作用部位的纤维蛋白、血小板、红细胞聚集、沉积,形成血栓,阻塞血管;同时,由于药品的化学作用,使血管内膜及淋巴内皮细胞产生无菌性炎症,纤维细胞增生,官腔闭塞,引起靶血管损伤,血栓纤维化,使其逐渐吸收、缩小至消失。
适应症及禁忌症
1、适应症
(1)增殖期婴儿血管瘤。
(2)各类静脉畸形、静脉淋巴管畸形和淋巴管畸形。
(3)动静脉畸形,经动脉途径实施有效栓塞后,进行静脉畸形硬化。
2、禁忌症
(1)婴儿血管瘤合并感染、坏死。
(2)脉管畸形血栓性静脉炎急性期。
(3)对聚桂醇过敏。
治疗原则
(1)治疗前须充分评估患者病情,严格掌握治疗适应症。
(2)结合检查结果对脉管畸形病变做好定位和定性诊断评估。
(3)合理借助X射线或超声设备的引导开展治疗,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4)制定全盘治疗计划的同时应注重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5)制定术后随访计划;
(6)术前告知治疗过程、风险及可能的预后。
治疗操作
1.术前准备
(1)实验室常规检查:血常规、凝血象;体检:常规行体温、心、肺检查。
(2)治疗前患者应知情同意。
2.器械选用
(1)4.5G-5G头皮针,2ml或5ml注射器。
(2)发病广泛的脉管畸形应准备有X射线、超声影像设备的治疗室。
3.操作规范
(1)血管瘤硬化治疗:
注射方法:皮肤消*后,取头皮针沿血管瘤周边的正常皮肤,行瘤基底部多点穿刺(2-5点穿刺/每次治疗),抽到回血每个穿刺点推注聚桂醇原液0.5ml,总用量3ml,间隔5-7天再次按前方法进行注射,两次治疗中穿刺点不应重复,均匀围绕血管瘤完成多点治疗,治疗后3天内局部可有红肿、皮温增高等需现场告知。
(2)脉管畸形硬化治疗
术前消*后用头皮针穿刺,抽得回血即可注射,静脉畸形选泡沫硬化剂为佳,病变直径10cm者应在影像设备监视下完成注射,泡沫覆盖靶血管70%为有效治疗指征,采取多点注射法,每点注射泡沫4-8ml,每次治疗泡沫总量40ml。
病变广泛者采用分段治疗方案安全性好。间隔5-7天后给予二次治疗,注射点尽量不重复,治疗泡沫硬化剂总用量的控制相同。术后肢体或躯干治疗部位,可采用加压包扎48小时。
4.操作要领
(1)穿刺前,做好穿刺皮肤部位消*。
(2)穿刺时,在瘤体边缘正常皮肤进针,以免造成出血、感染。
(3)血管内缓慢注射。
(4)大型血管瘤,用大剂量多次注射时,应定期检查肝、肾、心、肺功能,严密观察,以防有损脏器并发症的发生。
5.疗效判定标准
(1)治愈:瘤体完全消失,皮色正常。或口腔内小而表浅的瘤体脱落,创面愈合,无功能障碍者。
(2)基本治愈:瘤体基本消失,皮色正常,无功能障碍,但外观尚未完全恢复正常,需定期观察者。
(3)好转:瘤体明显缩小,但不能完全消失,需继续治疗或手术整形者。
(4)无效:治疗前后肿瘤大小、颜色仅轻微改善。
6.视频欣赏
不良反应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1)注射后1h出现疼痛,一般情况下可以耐受,不予处理。确实不能耐受者可予以镇痛治疗。
(2)小剂量、多点注射,每周治疗两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治疗间隔5-7天。
(3)脉管畸形直径>10cm提倡在影像设备监视下治疗。
(4)泡沫硬化剂制备取CO2为宜。
(5)涉及一侧肢体侵袭范围广泛的脉管畸形采用分段治疗方案,每次聚桂醇总量≤10ml。
硬化治疗前后对比图
聚桂醇硬化治疗血管瘤前后对比图
术前
术后一周
术前
术后
聚桂醇硬化治疗脉管畸形前后对比图
治疗前
治疗后5年
术前
术后
硬化网
投稿邮箱:zgyh
tyt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