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以善为念以勤为本中国社会报报道延安市儿
TUhjnbcbe - 2021/1/13 6:03:00

陕西省延安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张延波39年扎根基层民*福利一线,精心照顾着孤寡老人和孤弃儿童,努力让每一名服务对象感受到幸福和温暖。

扎根基层民*福利事业

从年参加工作,张延波已在基层民*福利机构工作了39年,服务对象从精神疾病患者、孤寡老人到孤弃儿童,都是最需要帮助和呵护的人。曾经有人问张延波,“你在福利院一干就是几十年,整天面对这些被病痛折磨的人,有压力吗?麻烦吗?”张延波觉得,压力肯定有,但在服务他们的同时,自己也时常被他们顽强面对生活的精神感动、激励,也增添了热爱这份工作的动力。

年,张延波在延安市社会福利院工作,护理着50多名精神疾病患者和“三无”人员,其中一名下肢瘫痪的服务对象给他留下较深印象。这名服务对象身残志坚,自学无线电维修技术,经常免费帮助别人修理收音机等小电器,每次都说:“能帮助别人我很知足。”这种乐于助人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张延波,他想,一定要服务好他们,让他们过得幸福。正是这种动力,一直激励着张延波不断前进。

院里一名瘫痪院民患有褥疮,无法独自如厕,张延波每次都将他抱上抱下,清洗褥疮、换药。对不能自理的老人,他每天帮助穿衣喂饭、洗头洗脚,抱到院子里晒太阳。不知不觉间,服务对象成为张延波的亲人,张延波也成了他们眼中的“儿子”。在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中,张延波从护理员到班长、科长、副院长,一步步积累经验,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为服务对象提供精心的服务。

精心呵护孤弃儿童成长

年,张延波担任延安市儿童福利院院长,面对这些无家可归、身患残疾的孩子,他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孩子们得到精心的照料,给他们家一般的温暖;一定要让患病的孩子得到最好的救治,让他们感受生命的意义;一定要让正常孩子实现自我价值,做一个快乐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孩子们来说,张延波就是亲人。一次,张延波去婴儿区查房,“明明”过来拉着他的手放到自己肚子上揉,张延波意识到他可能是肚子不舒服了,护理员说“明明”已经便秘好几天,吃得少,脸色也很差。张延波赶紧给“明明”用药,用手蘸着橄榄油涂抹,一节一节地将干硬的大便慢慢挤出来。孩子肚子舒服了,脸色也红润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为做好婴儿救治,福利医院建立起就医绿色通道,医院、医院等建立就医合作,先后把92名患有重大疾病、重度残疾的儿童送往西安、上海、北京等地进行救治。其中,救治唇腭裂、肢体残疾、面部血管瘤等患儿达例,28人全部康复。

近几年,儿童福利院共有34名孩子被涉外送养,8名孩子被国内收养。每个孩子走的时候,张延波都万般不舍,但孩子们能回归家庭,融入社会,张延波从心里为他们感到高兴。

在工作中,张延波也收获着爱与被爱的快乐。有一次过节,孩子们偷偷用零花钱为他准备了礼物和蛋糕,晚上把他请过去。刚一进屋,灯就亮了,两个孩子捧着大大的蛋糕走出来,点着蜡烛,孩子们围了一圈,一起唱起《父亲》,声音很温暖、很响亮。张延波感动得流出泪水,他觉得,这是自己过的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个节日。

推动儿童福利事业健康发展

在照顾孩子们养、治、教、康的同时,张延波又为大龄孩子的就业问题奔忙。

按规定,年满18周岁的孤弃儿童就要离院走向社会。张延波像父母一样担心孩子们的就业,到处奔波联系就业渠道,又创造条件让他们出去培训学习,之后在院里安排合适的岗位。孤弃儿童杨勇,幼年患有萎缩性骨骼疾病,小学三年级时因下肢残疾辍学。张延波鼓励他好好学习,不要放弃。经过努力,杨勇通过自学考试拿到了大专学历,还练成了一手好毛笔字,成为院里的一名特教老师,给年幼的孩子上课。近几年,福利院已帮助8名大龄孩子解决就业,成功融入社会。

经过不懈努力,张延波带领福利院工作人员不断创新工作理念,探索院内养育、家庭寄养、涉外送养、国内收养等多种养育模式,拓展孤弃儿童安置渠道。他提出对一岁以内的婴幼儿进行一对一的亲情化服务,让孩子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的做法,被民*部评为全国民*系统“优质服务品牌”。近年来,延安市儿童福利院先后被评为“全国民*系统行风建设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连续六年被评为延安市民*系统“先进集体”。

来源:中国社会报年9月30日第04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善为念以勤为本中国社会报报道延安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