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21 17:49:00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杨茜通讯员方序鲁青章晓玥“我在邵逸夫下沙院区拍CT,人满为患,足足等了两个半小时。”“这还算好的,我在浙一等了三个小时都没拍上。”……随着感染人数的不断攀升,医疗机构的压力也是成倍增加。在我们的周围,咳嗽声此起彼伏。无论是“杨过”还是“杨康”,几乎所有人的症状都会有咳嗽。很多人都会担心,咳啊咳的,会不会咳出肺病,甚至出现“白肺”,医院问诊。由此,医院的CT室前排起长队。】咳嗽严重,排队一个多小时做肺部CT12月28日晚上9点半,医院庆春院区的急诊室里,一脸惆怅。人来人往,这么忙碌的急诊室他还是头一回见。确诊感染新冠已经有三天了,抗原阳。发烧、疼痛的症状都有,吃点药还能控制。就是咳嗽,还越来越严重,“感觉呼吸都有点困难了”。挣扎了好久,医院的。“看到报道,从上呼吸道疾病转移到肺部,部分人还出现了‘白肺’,我想着早发现早治疗吧。医院,这里全是‘阳人’,医疗资源也很紧张。”他特意选了晚上这个时间点,以为人能少一些,但是也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前面还有五六十号人排着队。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朱先生的诊断结果出来了,“肺部有点炎症”,配了点药,“虽然不严重,但也担心的。”这下,“靴子”落地了。小佳妈妈这几天也是满脸憔悴。4岁的女儿在感染了新冠之后,还确诊了肺炎。“排了好久的队看病,又排了好久的队拍片,没几个小时不行。”在得知肺炎的时候,她特别着急,“医生说,这次不少孩子阳了之后,得肺炎的确实也有一些。”她自身还在恢复期,也没好透,还要没日没夜地照顾哭闹的女儿。“要连续三天去挂盐水,医院人挤人……”▲轻微肺炎影像】一晚上放射科名患者,多名做肺部CT“做肺部CT的人每天都在增长,越来越多。”医院放射科医生贾玉柱说。12月27日傍晚5点到28日早上8点,贾医生值晚班,那晚有名做检查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做肺部CT的。12月28日的晚班,放射科来了名患者,其中多名是做肺部CT。平常日子,一个晚上,放射科的病人人左右,大部分人是因为各种意外伤。贾医生介绍,放射科还有普通的X光片和核磁共振项目,可是目前这些检查做的人可能只有5%,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扎堆做肺部CT。“确实也有‘白肺’的,出现在老年人身上的比较多。”他建议,这个时候大家一定要增加抵抗力,不能放松警惕,多吃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做CT检查?浙大二院医生详解这几天,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遇到了相似的问题:不少患者感染新冠病毒后症状不算严重,恢复阶段总担心病毒已经影响了自己的肺部,医院就诊,还要求做CT检查。这样的担心是否有必要?什么是“白肺”?什么情况下需要做肺部检查?康复后CT检查是否有必要?浙大二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雯提醒:大家按需就医,轻症在家治疗、休息就可以,不用住院,不要过度担心,让医疗资源给最有需要的人。问:这段时间门诊是不是很多患者会担心自己有肺炎?李雯:这段时间来门诊的患者很多都是恐新冠的,来看门诊说自己抗原阳性、胸闷、不舒服等,年轻人较多,比例占到四分之一。我们认为这部分医院就诊,可以通过互联网问诊的方式看诊。问:什么样的患者需要做CT检查?李雯: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持续性高热38.5摄氏度3天,用了退烧药还是降不下来,要引起重视,需要做一个CT检查。另外,有的患者高热过了,但仍有持续性的低热,也要做CT检查。对于老年人而言,如果持续低热,或是本身有基础疾病的,像是糖尿病、高血压、本身肺部疾病等,最好是去门诊开高分辨率CT检查,而非去急诊做CT。因为对病毒性肺炎来说,高分辨率CT检查要比急诊更清晰。问:哪些人群是新冠肺部感染的高危人群?李雯: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问:在新冠康复之后还要做CT检查吗?李雯:没有胸闷、气急,高热不退等症状,就不用再做了。问:什么是“白肺”?李雯:从影像学上来说,就是肺部CT呈现白色的一片。因为正常肺部是由肺泡构成的,像是一个个小气球,里面都是气体。当我们的肺部受到外界病毒、过敏原的攻击后,会渗出一些液体,像是白细胞或是炎症因子,进到肺泡里去,填充了肺泡。正常情况下的肺部CT是黑色的,在肺泡被填充后就变成白色了,故称作“白肺”。问:一般的肺部感染可以自愈吗?要怎么处理?李雯:轻型的肺部感染不用担忧的,可以自愈。现在很多人肺部出现一点炎症就要住院,其实没有必要。也要跟市民呼吁,轻症在家治疗、休息就可以,不用住院。问:新冠感染后,如何避免肺部感染?李雯:最主要的是保持休息。注意水分、维生素的补充。在家好好休息,不要再从事过多的活动。休息好了,抵抗力自然就提升了。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