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羊城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郑达通讯员姜鑫
近日,37岁的徐某突发口齿不清、语言障碍,合并右手麻痹1周,在外院检查出脑内长了一个约2cm的血管瘤,因手术风险高到位于珠海的中大五院神经外科就诊。
刘飞团队为患者做手术(受访者供图)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刘飞介绍,该患者颅内生长的肿物是一种名叫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畸形。血管瘤刚好生长在患者的运动功能区,本次急性出血影响了患者言语及右手运动功能,要尽快切除病变,避免再次出血导致不可控的功能丧失。血管瘤生长位置特殊,患者可能出现术后不能讲话等并发症,因此,需要经验丰富的手术医师,并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经过详细术前评估及讨论,刘飞主任手术团队拟采用神经导航系统精准定位、电生理监测下的微创手术。术中,脑皮层仅切开1cm,医生就在显微镜下成功地切除了血管瘤。术后第一天患者语言不畅等症状立即缓解,现已顺利出院。
据悉,脑内和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好发于20-50岁人群,发病率约为0.37%-0.5%,呈现散发性和家族性特点,血管瘤可以反复出血,形成血栓,并逐渐增大,进而产生各种症状,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部分可引起非特异头痛,少数患者则可引起癫痫发作和局灶性功能缺失等严重后果,首选的检查方法为颅脑磁共振检查(MR)。
刘飞提醒,外科治疗是脑内和脊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市民如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幻视、语言障碍、单侧耳鸣、听力下降、肢体乏力、肢体麻痹、抽搐等症状时,医院专科治疗,以免耽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