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都市报8月11日讯(记者李琪通讯员刘振王卉实习生孟凡佳)“我的脸抽搐消失了,这个手术太神奇了,真是没想到!”今天,身患“面肌痉挛”的周女士医院神经外科二区进行“微血管减压术”后说。术后,52岁的周女士面部恢复良好,彻底找回了“面子”。
16年来,家住郴州市北湖区的周女士右眼跳动不断,还伴有口角抽动,每天发作数百次,苦不堪言。为了治疗该症状,她尝试了针灸、吃中药、打封闭等多种治疗方法,可效果都不显著,还严重影响到她的正常生活。随着病情的加重,为了避免别人看到自己“挤眉弄眼”的表情,周女士与人交流时不敢看别人,或者将脸转向一侧,出门都要戴上帽子、口罩。时间久了,越来越不愿意出门。她情绪波动大,原本开朗的性格也慢慢变得怪异,导致家人都不愿意亲近她,还患了轻度抑郁症。
“听说打肉*素或许有效,她尝试打肉*素,可还是反复发作。”经多方打听,得医院神经外科二区主任谢竹青教授在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等方面经验丰富后,周女士前来求助。
“面肌痉挛是由于动脉血管压迫面神经所致,主要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的不自主抽动。典型的面肌痉挛一般从眼皮开始抽动,逐渐向面部、口角扩展。”入院后,谢竹青带领其医师团队认真评估了周女士面肌痉挛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并完善了核磁颅神经检查,确定了手术方案——微血管减压术。
手术非常成功,周某面肌痉挛症状明显好转,同时由于切口在耳后,手术只要剃一小块头发,对她生活也没有影响。周某终于摆脱了困扰自己的病魔,不用再顾忌别人的眼神。
谢竹青教授指出,面肌痉挛是缓慢进展、逐渐加重的病症,一般不会自愈,部分病人于病程晚期出现麻痹而抽搐停止。如果眼皮嘴角经常抽动就要当心了,极有可能患了面肌痉挛。专家提醒,面肌痉挛多见于40岁以上的成人,可能与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变有关,如果患者是30岁以下青年,很可能是患上先天性胆脂瘤,血管瘤,听神经瘤和蛛网膜囊肿等,而痉挛是该病的一个危险信号,应及时进行神经系统全面检查,必要时应进行颅脑CT或磁共振检查,以免耽误治疗。
[责编:胡元媛]
[来源:三湘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