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光明网」
现在,心脏病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的头号杀手。心脏病隐密性强,很多人容易忽视,等当发作,已经到了很严重的程度,甚至会威胁生命。猝死的人大部分是心脏有点问题,在高压或者外界环境影响下发作。猝死是什么?猝死前有哪些征兆?什么因素会加速猝死?
猝死到底是什么
临床将猝死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约占75%。夏季是猝死发生的高危时期,夏季气温高,会使人体发生应激性变化,从而导致猝死的危险因素增加。
有些人血压不稳,夏天血压波动尤其大;进行户外活动时,因为活动量过大,体内代谢加快,导致心脏负荷加大等,都是造成夏季心源性猝死高发的重要原因。
炎热天气下进行剧烈运动后,不要马上喝冷饮、吹空调或洗冷水澡等。突然的冷刺激可引起人体外周血管收缩,造成血压一过性突然升高,甚至冠状性动脉一过性痉挛,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可能造成恶性心律失常而引发心源性猝死。
80%的心源性猝死患者死于心律失常,其中部分患者是突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上速、室颤等,或者缓慢性心律失常,如窦缓、窦停、逸搏心律等。
心律失常患者可通过早期诊断,靠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治疗或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等治疗方式,降低因心律失常所致的心源性猝死风险。
亚健康一族小心
猝死非恐吓
容易发生猝死的,除了Brugada综合征、马凡综合征、长QT综合征等遗传性心脏离子通道病患者,主要还包括以下两类「正常」人群:
1.患病而不自知者
患冠心病、心肌病、脑血管瘤等器质性疾病,此前未发作或常规检查未检查出来,如遇到外界刺激可能诱发猝死。
2.亚健康人群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如冠脉有斑块,遭遇天气、情绪等应激因素可令斑块破裂,引起血管堵塞,导致急性心梗发生;部分亚健康族受外界刺激后冠脉血管易痉挛,也可诱发心源性猝死。
猝死前的预兆
心源性猝死患者大多有基础疾病,而且猝死前数小时、数天甚至数月可能都有猝死预警先兆。
猝死的征兆包括:胸闷、胸痛、心慌、头晕及黑朦等,由于这些症状并不严重,经常被忽略。具备危险因素的高危人群需要提高警惕,每年至少体检一次。
常见的心脑血管高危因素包括:
1.抽烟、酗酒、肥胖。
2.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
3.糖尿病、早发心脑血管病家族史等。
这些行为是猝死的催化剂
过度劳累
经常熬夜的人经常会感觉疲劳、无精打采,因为熬夜会让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调;饮食与生活作息不规律会对身体造成不成程度影响,如引起低糖、低钾,诱发心律不齐,这是出现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
熬夜
长期熬夜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心脏早搏等症状,如果没能及时得到急救,极易发生猝死。
过度肥胖
肥胖人群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会比正常人高很多,因为肥胖的人血管是积累比较多脂肪,容易造成血管阻塞。肥胖的人还易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冠心病的话,易出现心肌梗死。
久坐
长期坐着属于静态性动作,血液循坏变慢,下肢血管容易阻塞,形成静脉血栓,运动时血栓脱落造成肺梗塞,严重可能导致猝死。当然还有其他因素会造成猝死,比如长期吸烟喝酒等。我们要好的身体,就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何预防猝死
做好六件事
如出现猝死先兆,应及时就医。但降低猝死的发生几率,最关键的还是要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
※适当、适时运动早晨是心脑血管事件高发期,对于心脑血管老化的老人而言,最好傍晚锻炼,推荐打太极拳、游泳等方式;有潜在心脑血管危险的年轻人,亦应避免高温下户外剧烈运动,可挑选瑜伽等中等强度运动的运动。
※切忌久坐不动或长期站立,避免发生因肺栓塞而引起的非心源性猝死。
※戒烟限酒
※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持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