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通过视频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女童和妇女教育奖致贺词。彭丽媛表示,在中国,有一位名叫张桂梅的女教师,她扎根云南贫困山区40多年,推动创建了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年建校以来已帮助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张老师被女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她像一束希望之光,照亮孩子们的追梦人生。
我这篇文章要讲的,就是张桂梅老师用心血和生命点燃大山女孩希望之光的故事。
年8月,又是一个秋天,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个关系到中国无数学子前途和命运的特殊季节里,云南省丽江大山深处的华坪女子高中,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全校参加高考的名女生,有人上线本科,其中70人达一本线,综合上线率百分之百——丽江市名列第一!
成绩公布以后,校长张桂梅激动地对人们说:这是我们献给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的特殊礼物!
是的,这所地处滇西北地区的中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创办12年来,招收的大多为山区贫困家庭的女生。这份沉甸甸的礼物,不能不让人们眼前一亮,心里感到温暖。因为,这些学子上大学、上好大学,会关系到不少贫困家庭命运的改变,并且关系到不少山区家庭的后代走出愚昧。
成绩公布以后,大家欢欣鼓舞,庆贺来之不易的骄人成绩。同时,那个全身上下都有病,每天用饭下药的63岁的女校长张桂梅,也成了网红人物。
当然,也就是在这个季节,荣誉和光环也不断落到这位校*支部书记、校长张桂梅的身上,她除了过去获得的“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外,又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全国优秀共产*员”“时代楷模”等荣誉称号。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五届女童和妇女教育奖致贺词时,特别介绍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这个秋天,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中一直成为新闻热点。
有记者采访张桂梅时问道,对这样的成绩,您满意吗?
面对镜头,张桂梅面容消瘦,眼睛却透出明亮的光泽,她迟疑了一下,说道,不满意。
回答让人感到意外。
面对人们的困惑,张桂梅说,这成绩与大城市相比,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的梦想是,要让就读女子高中的贫困山区的女孩,全部上最好的大学,最好让她们也能上清华北大!
是的,要让贫困山区的女孩上最好的大学,因为她们能上大学,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张桂梅说。
多么博大的情怀,多么远大的理想!一位63岁的女共产*员、女校长,心里装的,是大山里的女孩,她们的命运,她们后代的命运。她的愿望,就是要让这些大山里的女孩和其他孩子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最后彻底地摆脱贫困。
我要让大山里的女孩上得起高中
张桂梅创办华坪女子高中的想法由来已久,创办过程,历经风雨。
中央电视台《面对面》节目主持人董倩问张桂梅,你出于什么原因或动机,考虑创办这样一所女子高中?
张桂梅提出创办华坪女子高中的想法是在年,人们都觉得好奇,新世纪开始,历史已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中国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迈进新的世纪,而张桂梅却想在这大山深处创办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有人说,都什么时代了,还要把男生女生分开,这不是有点突发奇想吗?有必要吗?人们都怀着各种各样的疑虑。
然而,张桂梅认定了自己的主意没有错,她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实践。所以,张桂梅也就能不假思索地回答董倩的问题,她说,因为在贫困山区,女孩与男孩的命运不一样。在山区贫困地区,教育好一个女孩,就是教育出了一个优秀的母亲,她至少可以影响三代人。
张桂梅解释道,想想看,如果培养出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女孩就不会轻易辍学,更不会把自己生出的女孩遗弃成孤儿。创办女子高中,我的目标是阻断贫困愚昧的代际传递。
继续往下聊,基本上都是贫困山区女孩的话题,这个话题,越说越让人感到沉重。
年,张桂梅还在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当时,县里成立了一所福利孤儿院,捐资方推荐张桂梅为福利院院长。张桂梅觉得这是投资方对自己的信任,她得百倍努力工作。于是,她白天在民族中学上课,下课后就到福利院照顾孩子。没有儿女的张桂梅,把所有母爱都倾注给了这些孤儿。时间不长,孤儿院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呼她“妈妈”,这让她内心深处感到无限的温暖。
在照顾好孩子的同时,张桂梅也在思考,为什么孤儿院成立时间不长,就接收了54名孤儿,而且以被遗弃的女孩最多。是啊,一个小县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孤儿,这么多女婴。慢慢地,她开始了解这些孩子的身世,越了解,她内心的触动越深。福利院接收的弃婴中,有一个女孩是家里的第四个女儿,因为父母不想要女孩,她先后被遗弃了三次。受重男轻女的陈旧思想影响,那对父母生了四个女儿,还想生个儿子,于是,就只能把女孩扔了。
重男轻女——这个历史的问题,世界的问题,似乎也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张桂梅脑海里不断地翻腾,让她联系起了自己教书的华坪县民族中学的一些女生。她知道,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偏远山村,她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女学生读着读着就不见了。哪里去了呢,为什么不来读书了呢?她们的学习成绩也不错,姑娘也聪明啊,然而,就是这样无缘无故地不见了,不来上学读书了。
带着这些疑问,张桂梅开始了漫长的家访之路。这些辍学女孩,大多生活在山区,山区的路不好走,有的压根儿就没有路。张桂梅有股子韧劲,再高的山也要爬,再深的水也要蹚,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身患重症,爬山困难,有人劝她别去了,她边吃药边向大山深处走。山路走多了,把鞋都爬破了,脚走肿了,她依然坚持。通过家访,她发现辍学的女孩,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
有一位上高三的女孩,父母让她在家干活,而女孩还上初中的弟弟却被送去县城补习。张桂梅生气地对她的父母说,这不是反其道而行之么!
女孩的父母说,因为她是女孩啊。
张桂梅说,因为不是男孩,山里有的女孩从出生到长大,父母就没有想到要让她们读书,爷爷奶奶压根儿就看不起她们,甚至不和她们说话。
在大山里,“男女平等”“男生女生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是空话。
在一次家访途中,张桂梅走到乱石嶙峋的山头,看到一个女孩呆呆地坐着,身旁放着一个箩筐,满脸忧愁地望着远方。她觉得有点奇怪,仔细询问才知道,这女孩才十三四岁,父母就不让她继续读书了,并以三万元的彩礼将她“出嫁”远方。
张桂梅知道了这情况,当场气得直打战,对女孩说道,你跟我走!
她要把女孩带到县城读书。
然而,女孩的母亲怎么也不同意,一把拉住孩子就往家里走,并锁上了房门,无论女孩怎么哭喊,都无济于事。
张桂梅走上前去,耐心地和女孩的母亲讲道理,她怎么也听不进去。
张桂梅说,孩子的学费、书费、生活费都由我负责,你只要把孩子交给我就行。
女孩母亲说,你帮我女儿读书,那我收到的三万元彩礼怎么办?我家穷,没有人干活,没钱盖房子,没饭吃,你管得了吗?
张桂梅一下子蒙了,她说,我向妇联汇报,请示*府帮你解决问题。但女孩母亲怎么也不同意女孩读书,并以死相逼。女孩母亲说,自己已经等不得孩子读书成才的那一天了。
张桂梅悲痛无奈只能放弃,但她对妇联和身边的同事说,贫困!贫困!贫困让我们的山区女孩上不了学;知识的短缺,让山里的乡亲们目光短浅。这种状况再不能继续下去了。我不能在经济上帮助山区人民,我是*员,我看到了,我听到了,我了解到了,我觉得自己能办的事,我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办,只要是对消除贫困有利,对山里的女孩们有利,我不能坐视不管,我相信知识能改变她们的命运。
张桂梅说,在我的班里,不能出现一个孩子因贫困而辍学。她同时感慨地说,我们经常说,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公平的起跑线,可这些女孩却连站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创办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的念头,也在她的脑海里闪现了。她要创办一所女子高中,招收九年义务教育后读不起高中的女孩,让她们有机会圆梦大学。
为了进一步印证自己的想法,用事实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后来的日子里,张桂梅一个山头一个山头地调查,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地了解当地的贫困情况,孩子们受教育的情况。一年多的走访,山区的贫困面貌让她触目惊心。有的山区村民,一家人的全部财产总共不到一万元,许多人一辈子没有到过县城。她说,一个共产*员难道能让这样的状况继续下去吗?
张桂梅彻夜难眠,思前想后,终于把自己大胆的想法提出来——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贫困山区的女孩,不管中考分数高低,只要愿意读书,都可以来这里免费读书,考上大学,走出大山,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报告交到了华坪县教育局,时任副局长杨文华一页一页地翻看了张桂梅的报告,第一反应是:太难了。要创办一所女子高中,为什么这样难?
华坪县是云南丽江市人口最少的一个县,全县常住人口只有17万。全县有4个镇,少数民族乡多达4个,境内有26个少数民族,由于是边疆农业县,经济基础较差,底子薄,新建一所高中,太难!
张桂梅不死心,又把报告送交给华坪县*府的主要负责人。*委*府领导都很重视张桂梅的报告,请来一些很有权威的教育专家进行了可行性论证。结论是:不行。
为什么不行?一是华坪县本来就属于小县,已经有了高中,再办女子高中没有必要。二是学生免费就读,作为一个边远的贫困县,经费来源难以解决。三是山区女孩文化基础差,靠三年时间考上大学,不容易也不现实。
消息传到社会上,有人说张桂梅太疯狂了,自不量力,凭她的本事,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让山区女孩子上大学,是异想天开。也有的贫困山区的乡干部骂她“越位”。
一位领导劝张桂梅,你要在中学教书,又要负责儿童福利院,身上的担子已经不轻了,教好自己的书,管理好孤儿院,已经很优秀了。
张桂梅不甘心,过了一年,又向县里递了一份报告。县委县*府主要领导找她谈话,说道,张老师,你现在是劳动模范、优秀教师、云南十大女杰,已经一身荣誉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创办女子高中风险太大,万一办垮了,影响你的荣誉。
张桂梅知道领导是关心她,但她不死心,她说,教育好贫困山区的女孩比我现在的荣誉重要。再说,荣誉属于过去,不改变现状,我过去的荣誉管什么用?
张桂梅已经横下一条心,不办好女子高中,为山区女孩找一条出路,自己死不瞑目。
社会上有一些人听了张桂梅的想法,都说她是想出名想疯了,说道,贫困山区那么多女孩,她一个人哪里救得过来?
张桂梅义无反顾,坚定地回答,我能救多少算多少。我就是要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贫困山区女孩也能上高中、考大学,改变命运。
关键时候,*和*府是我们的靠山
张桂梅一直在努力,但希望一直很渺茫,创办女子高中的事,眼看就要付诸东流,她心情十分沉重。
夜深人静的时候,张桂梅一次次思考,自己创办女子高中的想法有没有错?思绪万千,去山区走访贫困家庭的状况、女孩的辍学、女婴被遗弃等事件,一幕一幕像电影一样出现在脑海里。她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如果不培养出新一代妈妈,即使再到下一代,山区女孩的命运依然不能改变,贫困还将继续。作为一名共产*员、一名人民教师,她没有理由看着这种现象继续下去。
那么,这种自己认为是功德无量的事,为什么会得不到支持呢?华坪地域特殊,边疆地区经济落后,再加上没有先例,办一所女子高中要承担风险,况且需要不少的资金,人们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然而如果都怀有这样的想法,山区的贫困,女孩的命运,永远也无法改变。张桂梅想,自己做的是对人民有利的事,没有为自己谋半点私利,应该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决心已定,年初春,她就为人们断言的“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四处奔走呼吁。她走在人口密集的昆明街头大声说,我想创办一所专供山区贫困女孩就读的免费高中,朋友们,请支持我。
张桂梅想通过社会力量实现梦想。她明白创办女子高中首先是资金问题,只要筹集到资金,有了钱盖教室,有了钱盖学生宿舍,事情就会好办一些。她希望人们捐资,她希望能碰到一位慈悲的企业家,向她伸出援助之手。
张桂梅似乎胸有成竹,21世纪以来,国家经济水平大大提升,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大大提高,她希望向社会募捐,向企业求助,也许会得到他们的资助,这样就不难找到创办女子高中的出路。
然而,情况出乎她的意料。在昆明城里摇旗呐喊,没有得到更多的响应,于是,她就在流动人员密集的街道摆摊筹款。张桂梅摆摊筹款的方法也是通过深思熟虑的,她拿上自己的奖状、报刊上的报道、身份证、教师资格证等等摆在路边。她觉得,凭借自己的老师身份,还有一大沓证件、证书,肯定能打动人们,但是依然效果不大。
第二天,张桂梅又带上了弃婴的照片、失学女孩的照片、贫困山区破旧房屋的照片,把它们同自己获得的各种奖状摆在一起,逢人便请求捐款。
张桂梅想,云南这么大,全省这么多人,每人只要捐十元钱,创办女子高中就没问题了。然而,从年开始,五年的假期都用上了,捐款只有一万多元,现实与理想的差距太远。
张桂梅得到的回应是:骗子,年纪也不大啊,普通话也讲得好,不好好劳动,出来招摇撞骗。有一次去一家企业求援,她甚至还被狗咬过。五年下来,她的募集微不足道。张桂梅难过地想,创办女子高中的梦想,难道就这样破灭了吗?然而,每当她想放弃的时候,那些失学孩子的面容就在她脑海里不停地闪现,让她彻夜难眠。别无他法,张桂梅只好把这个梦想藏在心底,如果实在不行,她只好放弃了。
然而,就在年,转机出现了。这一年,*的十七大召开,张桂梅当选为*的十七大代表,准备去北京参会。丽江当年有两位*代表,张桂梅就是其中一位。这是荣誉、是肯定,张桂梅心里十分高兴。就要去北京,参加全国代表大会,她心潮澎湃。然而,心里却放不下自己的梦想,创办女子高中的梦想。
参会前,华坪县委、县*府知道张桂梅十分节俭,把工资都花到了儿童福利院,用在了孤儿身上。要去北京了,她舍不得买衣服,还是穿着那身旧衣服。为了改善她参会的形象,华坪县*府特意拨了元让她买衣服。
钱拿到手里,张桂梅没有想到买衣服,钱虽然不多,但她舍不得花,把这笔钱留给了福利院。
后来,张桂梅还和人聊起这件事,她笑着说,我总是觉得买新衣服浪费,我本来就是基层,为什么要穿西装开会?我回来还穿着西装去山上家访吗?舍不得穿,只能压在箱子底,等到我死了以后穿,那烧掉多可惜!
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穿着一身平时穿的旧衣服前往北京参会。会议紧张地进行,也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