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56岁,从小到大不怎么生病,怎么就查出了 [复制链接]

1#

今天说的这一个患者相信一定有很多朋友会有共鸣,王先生今年56岁,他自述从小到大都没有怎么生过病,别人也都夸他身体健康的很!平常比较能干,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不抽烟不喝酒,但是一检查就出了个颈动脉斑块!

颈部彩超显示:两侧颈动脉的动脉分叉处有多发软斑形成,右侧最大的有6.3mm×1.6mm;左侧最大的有6.5mm×1.5mm,因为听别人说治疗这一块的西药可能会有肝受损的情况,所以才投中医治疗。

一诊:乏力,用不上劲,食欲没有之前好,其余的没有出现头晕头疼,睡觉和大小便都是正常的。舌象:舌质淡红,舌体胖,舌苔薄腻;脉象:脉细滑。

辨证为:脾气亏虚

取:黄芪、白术、茯苓、川穹、瓜蒌皮、水蛭、山楂、荷叶、葛根、谷芽

(方子需要随症状加减,每人体质不同症状不同,遵循一人一方,可以为大家调方,但没有固定的通用量,不可盲目照搬,需要专业医师辩证后调治。)

很多人都疑惑他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其实和他的饮食习惯少不了关系,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可以支撑他的爱好——做饭!天天就爱研究大鱼大肉怎么做,那做好了可不就是要吃么,但是近两年退休后也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做,运动量也不够,天天的大鱼大肉伤到了脾胃,运化不了的东西吃在肚子里这些东西去哪里了呢?痰淤堆积在肚子上血脂能不高吗?血脂高了血就意味着这边的粘稠,容易产生瘀!

其实很多人一听到血管堵了。想到的都是痰和瘀血粘附在了上边,往往很多人的错误做法是直接找东西清血管,很少想到的是去解瘀、化痰,避免痰凝瘀血的再次形成!

先来了解一下痰与瘀:

痰:它的出现往往跟脏腑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气化不利,水液代谢出现障碍,那么水湿就会变成一滩死水,久而久之滋生为“痰”

瘀:痰堵塞了血管,血液流通不畅,血液堆积在一起就出现了瘀血

运化水湿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脾胃,只有脾气得到恢复,统帅全身的血液流动,水湿才会得到运化,气推动血液的流动,在此过程中水湿顺带着排出,方剂中也添加了化痰祛瘀的药物,痰瘀也就从根源解决了。

黄芪、白术——益气健脾、扶正固本(君药)

茯苓——健脾化痰

川穹——行气活血

瓜蒌皮——行气化痰

水蛭——祛痰通经(以上四味臣药)

山楂——健脾、消积食、并且活血化瘀

荷叶、谷芽——生脾阳、健脾胃、祛水湿

葛根——巩固脾胃阳气(以上三味佐药)

复诊:自述疲惫的症状减轻了很多,胃口也好了不少。

在这里再三叮嘱他,不能像以前一样大鱼大肉挨着吃了,要饮食均衡,健康饮食。加减药方后巩固治疗。

到第三个医院又做了经脉彩超显示:右侧颈动脉分叉处内膜增厚约1.3mm,左侧颈动脉动脉分叉处软板5.2mm×1.4mm,血脂检测也均有下降。

其实他的症状就是典型的脾虚则痰生,在气虚的时候没有力量去推动血液的运行,导致血液运行变得缓慢,停滞之后化为痰,痰瘀结合软板就悄悄冒出头。

只有脾气得到恢复,并且以后控制好饮食习惯,多运动,这个斑块也就慢慢消散了,要治标治本地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如果平常出现头晕、头疼、疲惫乏力的症状也要加以重视,及时就医检查,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我是中医石华英,如果您也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留言告诉我,我来帮您一一解答。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