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瘤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吃饭肚子就又胀又痛女子去医院一查 [复制链接]

1#
“医生,我肚子一吃饭就又胀又痛,你帮我看看是怎么回事?”近日,55岁的刘女士因进食后上腹部胀痛不适来到医院就诊。记者采访普外科主任医师周松阳得知,经CT检查,刘女士肝脏左外叶处,有一个直径达16厘米的巨大肿瘤,并确诊为肝血管瘤。CT提示肝血管瘤直径长达16厘米“刘女士的血管瘤已经完全占据了肝脏左外叶,如果不立刻进行瘤体切除手术,肿瘤只会越长越大,压迫脏器的症状会更加明显。一旦瘤体破裂出现大出血,后果将不堪设想。”周松阳告诉记者,肝血管瘤是一种肝脏内大量的动静脉血管畸形构成的团状结构,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往往是在体检中被人意外发现。当肝血管瘤较小、未引起身体不适时,暂时不需要手术治疗,医院复查肝脏B超即可。如果瘤体较大(>8厘米),生长趋势明显或产生明显临床症状时,则需要积极治疗,手术完整切除是目前唯一可根治的办法。周松阳主任正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按照常规,像刘女士这样大体积的肿瘤,切除手术需要采用开腹切除方式,但开腹手术创伤大、恢复慢,一般会有30-40厘米的伤口。为了减少患者术后的恢复时间及疼痛感,经充分评估,周主任决定此次拆“弹”将采用腹腔镜微创方式进行。经过精心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科主任、主任医师茆庆洪的全力配合下,周主任为刘女士实施了腹腔镜下肝脏肿瘤切除术。术中取出的16厘米血管瘤因为肝脏血供丰富,此次手术对于医生的解剖熟悉程度和腔镜操作技术要求都很高,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大出血,影响腔镜下操作视野,甚至导致中转进腹行常规开放手术。周主任凭借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术中耗时两个多小时,成功从7厘米小切口将16厘米的肿瘤完整取出。由于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第一天,刘女士便可以下床活动了,第五天,刘女士就已经顺利出院。据了解,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切口隐蔽,外表美观、创伤小、恢复快,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被腔镜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医院普外科是省内较早开展腹腔镜手术的科室。目前常规开展腹腔镜下胃癌、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腔镜下肝、脾、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口取石术、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等各类腹腔镜手术。在科室所有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台台手术的“大切口”变为“小创口”,用“绣花功夫”解患者的燃眉之急。通讯员赵辰宇李昌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王梦航校对盛媛媛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